播種過深:由于播種過深,造成地下莖過長,幼苗葉片細長,根系發育不良,苗瘦弱。對這類幼苗可除掉部分覆土,使分蘗節蓋土厚度變淺;并結合中耕,改善土壤通氣狀況,促側根發育,使苗轉壯。
播種過密:對播種較早、播量較大的麥田,常常出現幼苗生長過旺,導致麥苗營養缺乏,發育不良而發黃。防治措施:一方面進行壓土,使麥苗生長變慢而長得粗壯;另一方面深耕斷根,控制分蘗的增加和小分蘗的過旺生長,利于壯苗生長。
粗糙苗:如果整地粗糙,土壤中大塊土塊較多、地壤過松,容易導致幼苗根系下扎不好,幼苗生長緩慢、縮心、黃葉、苗弱。對這類幼苗應及早壓碎覆土,澆水細鋤。
凍害苗:小麥進入返青拔節期以后,如果遇到寒潮溫度降到零度以下就會發生凍害。受害特征為葉片突然發黃,且均勻;或者是葉片的部分被凍死,似開水燙,以后逐漸枯黃。發育越早的植株越容易受凍。預防措施:合理施肥,不偏施氮肥,以防旺長降低抗寒性,三月上中旬以促為主,及早劃鋤提高地溫,每畝追施5-10公斤尿素,促進麥苗健壯生長。
缺氣苗:如土壤過于黏重,質地不良,水分過多,土壤通透性差,使根系缺氧,嚴重影響根系的生長發育,初生根呈褐色,分蘗力弱,苗瘦小,葉尖黃化或呈淡褐色。對這類麥苗田,要開深溝排漬,中耕松土,促進通氣,提高地溫,促根發育。
脫肥苗:缺氮的麥苗葉窄、色淡、分蘗少,應及時追施氮肥,并注意氮、磷配合施用。缺磷的麥苗生長緩慢,苗小葉黃,葉尖呈紫色,根系不發達,植株生長緩慢,應及時施磷肥,每畝可施磷酸二銨5公斤--10公斤。
干旱苗:由于天氣干旱或土壤缺乏水分,麥苗吸水困難致使生長緩慢,葉色灰綠,基部葉片變黃,心葉遲遲不長,次生根少,分蘗困難。對這類麥苗應及時澆水施肥,促進麥苗生長正常,苗壯蘗多。
鹽害苗:鹽害苗植株瘦小矮挺,分蘗很少,葉片狹窄,葉色黃綠,葉梢呈紫紅色,基部黃葉多。對這類麥苗應及時中耕松土,減少地面蒸發,防止返鹽,有條件的地方,可以采用灌水洗鹽或開溝排鹽,降低土壤含鹽量。
病蟲苗:由于地下害蟲(螻蛄、蠐螬等)、根腐病等危害形成黃苗、弱苗。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,確保苗壯。
|